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怎样才最有可能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
.
.
.
捐楼!
虽然上面的“捐楼”只是一个玩笑话,但可能很多美本申请的家长看到这并笑不出来,甚至也许还有人已经着手去查怎么捐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家长们过度紧张,因为众所周知,美本顶级名校的竞争早已超过了“激烈”的程度,走向了“惨烈”、“白热化”......
而也许从孩子小学、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规划留学之路的家长们,当然不甘心于自己的孩子被挤出名校。
既然早已准备好了打留学这场硬仗,当然要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大学。
大家都绞尽脑汁、四处寻找帮助,希望求得一本“名校录取秘籍”。
内心都知道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秘籍,但每次看到类似的录取攻略,还是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会不会有用。
从知乎上的这个有376万浏览量的提问就可见一斑。
最残酷的真相
几百条的回答里,确实没有什么录取秘籍,甚至还有答主揭露了一个“最残酷的真相”。
“ 知乎作者:小舜利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342416/answer/2012619984
(有删改)
在2021年,哈佛的本科录取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竞争水平:
每年哈佛本科新生名额只有2000人,申请总人数接近6万人,录取率是恐怖的3%;但更恐怖的是,据哈佛透露,每年有6000-7000的申请者,完全有能力被哈佛录取。
说得更直白点,如果把最终录取的2000新生全部随机替换成被拒6000-7000人中的任何一人,哈佛的新生生源质量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所以,从数字的角度来说,被录取的1/2000的申请者,跟被拒的1/6000的申请者,其实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同样优秀,一个被录,一个被拒,差别仅此而已。
这就是最残酷的真相。
但,没有人想听这个真相:很多梦想去哈佛读书的高中生不愿意听,很多希望孩子被哈佛录取的父母不愿意听,很多自命不凡的的哈佛校友不愿意听,很多认为自己有慧眼挑出全世界最精英的0.01%高中生的哈佛招生办人员更不愿意听。
好消息是,成为可能被哈佛录取的1/6000是一个人完全有希望、有能力去实现的;坏消息是,即便你在成为了这1/6000之后,到底是否会被录,是否会被拒,是因为什么被录,是因为什么被拒,这些东西是你几乎永远不可能知道的。
你能做的就是努力争取100%拿到这张成功率50%的彩票,然后静静等着彩票开奖,这就是你力所能及范围内所有能做的事情了。”
如何拿到这张“彩票”
标配
在这个提问的回答下,如果有什么“被哈佛录取”的统一标准的话,那就是优秀的成绩。
上文的答主“小舜利”也提到了这点:
“ 知乎作者:小舜利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342416/answer/2012619984
(有删改)
第一,在你现在的高中学校,上最难的课,拿最高的GPA。
这不是说你一定要完成10门AP或者IB,而是说你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挑战最高难度的学术,并告诉哈佛自己是目前的学术环境下最优秀的学生。
哈佛最不希望看到,一个高中尖子生去了哈佛以后,只能在哈佛门门课拿C甚至无法毕业。
第二,完美完美完美的考试分数。
很多人鸡汤听多了,认为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名校已经不看申请者的分数,实际上是大谬。
哈佛最新的数据,2021Fall 本科新生SAT中位数1530,GPA中位数4.18(加权),这是哪门子的不看成绩?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托福、SAT当然是越高越好。”
虽然因为疫情,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标化可选政策,但前不久各个藤校公布的新生录取数据中,SAT的分数都高得离谱,比如哥大录取学生的SAT在1510-1560之间。
(这些名校嘴上说着不交SAT不影响,却悄摸摸地公布了SAT录取区间...)
知乎上有一位匿名答主提到了一个“高中血统论”:
“ 知乎匿名作者
看看自己的学校,是不是以下这几所:四中/人大附/上中/上外/复旦附/南外/杭外......华南地区了解不多,深中大概算?
以上几所都不是的话,那看看你们学校的出国历史。
有没有曾经被ivy录取过的学生?在全国的reputation怎么样?如果一本率在90%以上,且近三年出过大于一个HYPMS/大于五个ivy league,那也还算是勉强达标了。
当然,每年或多或少也有那么几个小城市学霸能录到HYPMS。
这些学霸出身于非传统出国强校,他们的高中一般在内陆二线城市,每年有几十位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
如果是这样的学校背景,虽然申请会处于劣势,但也不是没有渺茫的希望能够中头彩……
”
其实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隐性”优势。
“血统论”在美国是挺常见的现象,名校有自己的“高中录取偏好”。
因为对于大学来说,如果从某个高中录取了几批学生后,他们都在大学表现得非常出色,那么之后大学再看到这个高中的学生,就会很信任这所高中的学生,形成了良性循环。
而如果是相对陌生高中的学生,大学就会考虑他的GPA、老师评语是否真实、有含金量。
所以自然而然的,这所高中的学生也就抢占了一定的先机,有着“高中血统优势”。
在国内,每年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就那么多,大多数都是人大附、四中、上外、南外这些高中的毕业生,这些高中已经被藤校、名校所认可,提供的GPA也更有说服力。
“好奇思考,热爱生命”
除了需要达到成绩这个硬性指标外,回答中还提到了课外活动、科研竞赛、体育优势等等方面。
但在这些方面,完全是因人而异的。给A提到的建议,并不一定就适用于B。
而在这些常规的规划之外,有些意外的是,所有回答下的高赞第一名其实一点也不功利,非常走心。
答主是一个在哈佛读本科、MIT读博士的男生。
“ 知乎作者:brabeeba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342416/answer/552852333
的确,硬件上面的条件不能太差,譬如说其他答主说的GPA、Toefl、SAT、学习能力、课外活动、甚至说家庭背景。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各方面都厉害的人太多了,真正哈佛想要录取的学生是excellence with the right mentality,以正确心态来杰出。
学校不会想要收一个只是为了进哈佛而去偏乡服务、音乐比赛、科学研究、创立社团的学生,这些学生进了学校之后,并不会持续他们的活动,学校为什么要收你呢?
我认识很多音乐比赛州冠军,结果进了哈佛后反而不玩音乐了。那不管你再怎么厉害,也是没有意义的。
那什么是正确的心态呢?
我想以学习和非学习方面来谈。
学习上来说,最重要的是stay hungry,不停地思考。
先从深度来说好了,我在台湾资优班读书时,我看到一般资优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当他们学会眼前的知识,当他们比班上所有人都厉害时,就满足了。
以数学来说好了,一般高中资优生学微积分主要是拿来解竞赛拿金牌,可是很少人会好奇,一个函数什么时候是可积的,积分能再推广吗?而那些不停思考,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就会自学,不断增进自己的知识。
一个人应该对未知感到好奇,去学习各式各样的东西,看各式各样的书。
我在哈佛时,学了四个不同的专业,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哲学和数学,每一个都修到研究所程度的课。
好奇思考不仅仅是在深度方面重要,在广度方面也很重要。
我每天看书,中文书平均3-4天一本,英文书平均2-3周一本,最喜欢的英文作家是Jane Austen,中文作家是张爱玲,除了文学,我也看言情、奇幻、科幻、武侠、哲学、心理、自传,甚至看了几本朋友推荐的BL黄色小说。
我去学习不同的东西,不是觉得这些会对我有什么用,我只是好奇,我只是享受不同的知识给我不同角度的看法。
譬如说在学计算机科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解决问题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学到计算机科学之后,我很惊讶地发现,解决问题不需要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你只要给出能过有效率算出答案的算法就行了。
在非学习方面是很多申请哈佛的人的误区。
很多时候这些人去做某些活动不是因为热爱,是因为想进哈佛,那这是本末倒置了。哈佛想要收热爱生命,生活精采的学生,而不是为了进名校而伪装自己的人。
我当时的课外活动写了主要的两个,音乐和动漫。
你并不需要是学生会会长、不需要是全国音乐比赛第一、不需要是非营利组织的创立者。
我在音乐上没有任何的奖项,也不是很厉害的音乐家,但是我很有自信我对古典乐的热爱不输任何人,我每星期去听音乐会,每天练两到四小时钢琴和小提琴,现在打算开始学作曲。
动漫方面,我玩了超过400部的galgame,看了超过500部的动漫,曾是一个知名动漫论坛的版务,我也没有惊人的表现,但是我表现出了我对我的爱好疯狂的热爱,后来在哈佛也复活了动漫社。
次要的,我写了爬山和摔跤,在这两项的活动,事实上旁人看起来更光鲜亮丽,我爬了十座超过3500m的高山。
而摔跤则是一个很特别的运动,我玩了两年,但是我的真正的热情是在音乐和动漫上的,所以在申请书里,把这两样放到了次要的课外活动去。
当时我录取哈佛时,我的录取官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我对你在数学、动漫、音乐上的热情和成就感到非常佩服。
生命是如此美好,享受生活,你生活活得精彩,哈佛自然会要你,就算没有进哈佛,你也享受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