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跟6位「藤校 & Top20」录取者聊完后,我明白了这几个申请真相...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每个留学家庭,在准备申请的时候,一定会做一件事: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怎么样,最后录到哪了?

 

很多留学家庭都觉得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能评估能录到什么梯次学校的「证据」。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没有一个录取案例,能最大程度的和自己孩子的情况相似,最多就是标化和高中背景类似。

 

但是,仅看案例的硬性背景是无法判断一个学生的最终归宿的。

 

 

 

那以往案例对于我们的参考价值在哪?

 

固然,美本申请有玄学和运气成分,但更多的也有它的底层逻辑

 

以往案例给我们的参考价值就是在他们得到这个Offer之前,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背后所遵循的方法论。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我们被给予的读梦校的机会一直都是极其有限的。

 

每年个位数甚至越来越低的录取率,已经在宣告“梦校门槛”非常人能及。

 

那么,那些让招生官看到后毫不犹豫、直接“秒录”的学生,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呢?

 

美本顶级申请底层逻辑是什么?

01 

名校不会因你成绩好录你

但会因你成绩不够好拒你

 

既然我们说美本顶级申请的底层逻辑,最重要的就一定是GPA和标化,我们先来看几个Top10学生的标化背景。

Top10选手,

成绩硬件清一色最优

 

ED录取到芝加哥大学 D同学

GPA:4.7+,TOEFL:110+,年级前1%,自学AP,6门全5分

 

ED录取到西北大学 L同学

IB 44  TOEFL:115+ SAT:1500+,年级前3%;

 

ED录取到JHU D同学

GPA:98.08(weighted)  TOEFL:110+ SAT:1550,年级Top3,7门AP5分

 

清一色学校前5%、GPA接近满绩、托福110+,标配的Top10申请成绩。
然而,顶尖名校不会只因为你硬件强而录取你,但会因为你硬件不够强而拒绝你。
所以有实力申请Top10的选手:光有成绩这一硬性背景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足够亮眼和深入的软性活动。

    

Top10选手不缺活动数量,

缺深入和精准定位


今年录取芝大D同学申请之前的学术活动是:

AMC12晋级(前14%)、British Physics Olympiad银奖、NEC中国区个人优胜奖、学校校报记者、事实讨论小组co-founder。
录取西北大学L同学申请之前的学术活动是:

UKChO金牌、PhysicsBowl银奖、英国的天体物理竞赛BAAO铜奖,以及新加坡物理奥赛SPhO铜奖、生物Regional honorable自学、AIME晋级。
各位家长看到这,可能觉得这不是挺好的吗?
竞赛学术活动多,前面提到学术成绩也好,妥妥申Top10,但在招生官眼里不是这样的!!

  


参加过这些比赛的学生,应该知道:除金奖外,要拿到银铜这样的成绩,并没有那么难,没有稀缺性。
而且从这些活动上来看,看不出一个比较深入的专业学术方向。
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当初参加这些活动,完全基于兴趣,并没有那么多功利性的导向因素。
基于纯兴趣,没有专业人员帮助梳理,学生们几乎很少能自动显现出一条主线。
能让招生官信服的:是足够丰富、主线明确,也足够深入的学术&非学术活动。

有了专业导师的加持是怎样的呢?
D同学,明确科研方向,4个月内成功发表2篇论文,在有影响力的线上平台发声,以环境专业成功录取了芝大。

L同学,宾大教授科研纵深学术水平的同时,继续丰富非学术活动,获得西北大学录取率堪比藤校的ISP项目的录取。

 

 

02

申请专业的匹配和难度,

也会决定你的申请


美本申请中,专业选择是一个很讲缘分和策略的事。一旦选错,学校梯次就有可能断崖式下跌。

 

不匹配,Top20选手掉到Top70

重拾热爱,终从Top9翻盘


本转录到西北大学心理学专业的W同学,高中期间参加的夏校都与心理学专业相关,自己也是比较喜欢心理学的。
但在本新时,却“半路折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选择了比较吃香”的商科专业。
专业和活动不匹配的结果可想而知,GPA 4.0的Ta本是申请Top20的选手,本新却只录到了Top70的学校。

  


而当W同学本转重新选择最喜欢的心理学,一切定位和规划都变得顺理成章,立即就实现了从Top70到Top9的“逆风翻盘”。
L同学的录取中,选对专业的重要性已经足够明晰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UCSB到芝大,

我不想再被限制!


除了匹配,所申专业的申请难度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最难的专业申请,非CS莫属。
我们的L同学为了申请CS,本新只录到了UCSB。

5月底,本新结果出来后,Ta就决定转学,也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局限——

 

高中时,自己只关注纯理工科内容,而舍弃了人文、写作方面的提升。

 

参加的活动也只局限在了校内,并没有尝试寻找更大、更有趣的项目。

 

于是,12年级暑假接触到语言学的时候,Ta就从0开始将语言学融合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CS与语言学结合。


虽然CS和语言学看起来是相差甚远的学科,Ta却从中找到了交叉的地方!
实现了从CS到语言学、从UCSB转到Top6 芝大的跨越,可以在最向往的学校,学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看了两位学子因为专业选择,都比别人多走了一年申请路;
“后来人”如果想让申请更加顺利,专业选择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好!

 

03

最能打动招生官的申请材料——文书


接下来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文书了,大家也一定听过以下关于文书的宣传:
“托福105+,凭借文书冲进芝大!“最后20天,我靠文书进了Top30。”
“藤校救命文书,被顶级名校脆录的秘密!”
每当这时,有的家长心里就已经在打鼓了:机构是不是因为在文书上对学生参与更多,所以就鼓吹文书有多重要。
其实不是,在众多的申请材料中,只有文书,篇幅最大,信息最全,让招生官评估学生能更立体。
今年录取芝大的D同学收到的录取信中,招生官就专门提到了录取Ta的原因:
exceptional academic record、strong voice have impressive accomplish munch——优秀的学术成绩,和Ta所表达出的“强大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
学术成绩是D同学优秀的一个象征,而能表达出“strong voice”就只有文书了。

 

 

L同学也是,他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在硬件成绩和学术活动充分展示的前提下,需要一些非学术的多元化形象来加持;

 

最后他的文书,特意撇开了一堆科研和竞赛,选取了他自己非常热爱的“花滑”运动,当成了文书的主要素材;

 

最后,几乎毫无悬念被ED轮梦校录取

 

本届申请季我们还有——

 

“trouble maker”的范德堡女孩、“把科研和养花逻辑相统一JHU er”、“黑色是唯一安全感的黑T女孩”...素材和立意都别具一格,记忆点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