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追踪一个男孩的十年:剑桥本科、MIT博士、25岁成为哈佛助理教授,他经历了什么?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10年前,有一位学生,那时他还在上海中学国际部就读,不仅IB满分,还选修了15门AP课程,一度刷新了学校的历史纪录,并顺利拿到了剑桥大学offer。

一转眼十年过去,他已经从MIT博士毕业,还在25岁的年纪,从近2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上了哈佛助理教授,如今在哈佛商学院讲授数据分析课程。



他的履历,听上去简直就是国际教育赛道最优秀孩子的成长范本。
可是,当我们联系到这位主人公,Michael,和他聊了聊自己这十年的留学、科研和求职经历,才发现,在这一路名校光环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挣扎和焦虑。
他的成长经历、在英美两国顶级学府的求学、实习和求职感悟,都能给后来者,尤其是同样走在国际教育这条路上的学生,诸多启发。

01

应聘哈佛教职,

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2年前,正在MIT读博的Michael,看到哈佛大学招聘的消息。
按照要求,他准备好阐述自己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的个人简历,并挑选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2-3篇科研论文,以及3-4篇推荐信,一股脑儿发了过去。
“一般来说,应聘基础学科的教授岗位,比如数学系、物理学系教授,至少要做过三轮博士后,每一轮需要2-3年时间,而且竞争非常激烈。”Michael介绍说。
Michael申请的商学院教职岗位,虽不如基础学科那么竞争激烈,但也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200位候选人,最终录取率差不多是0.5%,他开玩笑说,“比我高中时申请哈佛大学难多了。”

在经历几轮面试初筛后,候选人中的胜出者会被请去做现场报告。那一天里,还会有20-30个小型Meeting,相当于全天候面试。
Michael没想到,自己真的收到了哈佛发来的录取邮件,成功应聘成为这所顶级学府的助理教授。年仅25岁的年纪,让很多哈佛老教授,惊掉了下巴。

美国大学的终身系统职位分为三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中,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是中级职称,属于大学编制内教职员工。

 

助理教授有自己独立的教研室、实验室以及科研经费,可以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如果在规定年限(5-7年)不能晋升为副教授,学校也可以解除雇佣关系。


如此年轻、且几乎没有大学教职经验的他,究竟是怎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
Michael谦虚地表示,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大家科研实力都差不多,很难量化和比较,背后还是有运气成分的。
他很庆幸自己的博士专业是运筹学,主要做技术和算法上的研究,而算法研究,是很多美国大学的着力发展方向,职位空缺会多一些,相对没那么卷。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是20世纪3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现代管理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该学科应用于数学和跨领域研究,利用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还不错的博士研究项目,毕业前尝试申请30-50所美国大学的教职,起码会收到保底校的offer;运气不错的话,会拿到3-5份offer。”
至于能被哈佛青睐,Michael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对学校来说很有吸引力。

运筹学专业需要将算法和模型,落地到实际应用中,区别就在于不同学生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尝试和能源行业相结合、有的人做航空业、汽车行业,还有人做农业...
Michael一直对医疗行业感兴趣。他并非只是发了几篇相关论文,而是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和医疗相关的研究项目,并运用到实际中。
剑桥本科期间,他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做了一个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模型;
MIT,他有一位同学是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两人合作将数学模型,运用到病情筛查、手术的改进、设备的优化等方面;
读博时,新冠疫情爆发,他设计出新冠疫情预测模型,为政府、医院、医疗机构提供了决策支持,并收到了来自白宫的感谢信.....



这些经历,为他的履历添了不少亮色。
Michae眼里,自己并非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他习惯于反思,经常会思考一些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样的思维习惯,也让他在毕业后的十年里受益匪浅,并帮助他在是否读博、选择什么就业和科研方向等选择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比如,在申请哈佛教职前,他已经对自己为什么要进医疗行业;未来5-10年计划做什么;想要推动医疗行业发生怎样的变革...都有系统性的思考。
他观察发现,很多留学生的技术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为什么要做这类研究欠缺考虑“其实就是没把自己想清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没想到,在妈妈眼里,Michael完全就是一个“普娃”:
小初阶段,成绩一直都处于中游,除了在数学上小有天赋,语文和英语都不冒尖。

可到了高中阶段,他却像一匹黑马,GPA冲进年级前十,还拿下IB满分、15门AP。
逆袭是怎么发生的?
聊起孩子的成长,Michael妈妈表示,自己一直坚持“扬长避短”,不去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大环境往往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她完全接纳孩子在数学以外的学科,存在短板这一事实。
“小时候的Michael,经常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捧着一本数学书在看。旁人可能难以想象,这个看上去学霸范儿的小男孩,可能语文考试还没及格。”Michael妈妈笑着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孩子在其他学科上的成长。Michael是小学二年级跟着妈妈从温哥华回到上海读书,只能从最简单拼音、汉字开始学起。
即便如此,她也坚持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让他按照既定的节奏,不骄不躁,日积月累。
在时光的雕琢下,Michael妈妈欣喜地看见,Michael已然成长为一位双语双文化人才。
在一众世界顶级学府,他可以用接近母语的英文水平,在生活和学术领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的中文表达在留学生中也属于佼佼者,日常还在公众号上写作,探讨自己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对于接受国际教育教育的孩子来说,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海外无论是求学、求职,还是建立人脉社交资源,都需要孩子有真正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Michael妈妈发现,孩子身边不乏一些很优秀的同龄人,他们专业能力很强,却因为语言能力不足,难以真正融入海外,失去很多宝贵机会。

除此以外,Michael妈妈也很注重,在运动和艺术中培养孩子的耐力。
不同于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年幼时,一股脑儿报很多兴趣班,Michael妈妈则坚持“少而精”。在她看来,如果孩子选定了一行,就要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是一种“耐力”的培养。
小时候,Michael的兴趣班,基本上只有两个——游泳和钢琴。

小学阶段,他有幸被选进了游泳校队。虽不指望走特长生道路,他还是每天坚持训练2个小时,寒暑假还要参加集训。

 

不指望出成绩、完全将体育运动当成对毅力的磨练,这样一心态,也养成了Michael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钢琴学习也是如此。一位温哥华的钢琴老师,曾提醒Michael妈妈,“孩子没必要太早学琴,男孩子更要推迟一点”。因此,Michael从7岁才开始学琴。妈妈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将每日练琴变成一种习惯,不要半途而废。


如今,钢琴已经成了Michael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在剑桥读书,还是在波士顿求学,他都觉得空气中不能少了钢琴的音符。
写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和外滩君有一样的感触:优秀人才背后的养育之道,好像并没有什么深文大义,遵循的也是一些很朴实的教育规律。
不过,Michael的故事倒也提醒我们,孩子未来的成就,并非当下的状态就能决定。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成长的节奏也可能千差万别。
正如Michael所说,人生不会因为哪一步没走好,就被毁掉。恐惧和焦虑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