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继入学托福37分一路进阶109、体制内转轨国际部录取UCLA的小C同学分享上篇后。
下篇小C同学和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专业选择、申进UCLA这种大公校的课程体验、学校安全问题、美本就读体验,先借用一句Ta的话:
想“活着”很容易;
想“好好活着”,
比如我,也不难;
但是想“活得精彩”就要看你怎么定义“精彩”了。
part 11
专业选择
我父亲是搞数据的,经常拿一些社会现象让我用数据去解释背后的原因,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对数据非常敏锐,我总会精准索要切中要害的数据并且总结异常。我的思维发散性可以让我为数据的规律找出各种理由,最终总有一条是对的。
比如,爸爸有次拿出一张快递盒外的包装,问我能从这个快递单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数据,我看了一会,首先排除姓名、手机打码的联系人信息,这个可能涉及隐私什么的利用价值不大,我突然发现最上面有一行小小的字,“第25/107个”,这是一个动态的信息蕴含着商业机会,25可能表示该商户发的第几个快递,107个可能表示当天该商户发的快递总数,根据客单价就很容易计算该商户的日均营业额,进一步就可以估算该商户的年营业收入了!
*随手拆的快递
靠着先天的数据敏感度,我的活动和论文基本是围绕数据展开,从二手服装市场调研,到商店倒闭原因的分析,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罗马倒闭原因的金融量化分析等等。过程中我制定衡量指标,有目的地收集有效数据,再分析利用。
我申请的专业,首选数据科学专业,如果该校没有,次选统计学,最后是数学或应用数学专业等。
part 12
UCLA:第二次“鸡头变凤尾”
与国内高考后,同学们彻底解放了不同,美国大学课程比高中更具挑战性。
入学前所有人都在营造一种课程很容易的氛围,但是对于我这种普通孩子来说,所有课程都是有挑战性的(主要是因为AP换了太多分<8门AP课程换了60个学分,180个学分大学就可以毕业了>上来就学比较难的课)。我天真地以为文科课程像我高中一样提前一两天学学,数理化类靠帮同学弄清楚错题就可以保证高分,结果并不理想。最后我学乖了每场考试都提前一周复习,才拿到那学期的全A。
*有时候怀疑教授有挂科kpi要完成
大学和高中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
高中时:作业难度70%,quiz难度80%,考前复习题难度90%,考试难度100%;
大学时:作业难度10%,practice exam难度50%,考试难度100%。
所以上大学之后一定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比如我自从养成了锻炼习惯后,一周不去3-5次健身房就难以集中精力,哪怕只是去椭圆仪上放松1h/天,也能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心情。
对我来说,健身完胡吃海塞就不会有心理负担,吃好了再洗个澡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进入学习状态,有效利用晚上的时间。尤其加州的冬季学期,我因为外面冷不愿意穿着单薄地去健身,一周一次健身房的频率都很难保持。那段时间过得浑浑噩噩,晚上不健身学习效率极低,成绩也不理想。至于白天,自律性强的孩子可以哪里舒服在哪学,哪怕是宿舍那种安逸的环境对于天生专注力强的人也不会有干扰效果。
*去UCLA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吃好喝好运动好
但是对于我这种专注力低喜欢摸鱼的人来说,去一个公开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因为你身边人来人往,大家都盼着一个有充电插头的好位置,这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占着座位玩手机或者看视频很过意不去,于是摸鱼时间减少,学习效率提升。
part 13
上课的时候别把本地人当傻子,
能录取的都有很多把刷子。
除了学习习惯方面的建议,我还有一个忠告:不要轻视你的同学。有一个刻板印象是白男白女同学数学普遍不如亚裔印度裔,谁信这个我笑谁一辈子(我就不分情况地信过,很愚蠢)。
对于低阶数学课(所有专业都要学的那种,不管是psychology还是econ还是philosophy专业的学生),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比如midterm1之后几次的下课,我听到亚裔同学说48.5/60是极低的,我默默点头,毕竟考出这个分数我们都是压低了声音不愿意让别人听到的。然后就听到econ专业的白男同学大声谈论着自己37/60的分数,当时我心情很复杂。
这或许就像我们偶尔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同学看来获得共同话题,只不过对亚裔来说,得A-是可以和朋友吐槽这门课教授严苛的谈资,而得B就是奇耻大辱,一定要藏着掖着,谈及成绩就要含糊其辞。对白男白女来说,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econ,psychology,social science类型)做到b是可以接受的,c是可以拿来吐槽教授的。
*起先,我们都觉得拿到这个分数轻轻松
但是当我到了major prerequisite的课里限定stats,math,cs专业同学才需要上的课时,我过去狭隘的认知被被颠覆了。犹记midterm1出来时我们中国人群里的聊天,群里不少人分数都在80上下甚至比80还低,我85+的分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当时我们想给教授写邮件要求curve(很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亚洲人普遍只能考出不到85的分数那班里别人的分数一定很难看),却得到了大跌眼镜的消息:我们之前知道前四道大题的正确率约莫为80%,设想我们都差点做不完第五题,其他人更做不到了,那么平均分应该在70%上下浮动。结果教授说她不会做任何curve,因为整体平均分是80%左右,并不低。
那时我们在群里哭嚎到底是谁传播的错误信息说白男白女都“不聪明”(只是玩笑话,我们知道他们有别的擅长的领域),班里平均分明明都是这些卷王拉上去的。那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也找到了类似的例子:就好比北京高考和外地高考,外地人总觉得北京整体数理化不行,愚蠢呆笨。但是真让双方理科尖子生(top5%)对上,二者没有差距。
还有一个筛选上课搭子的小技巧:对于UCLA这种医学强势的大学,招进来的生物相关专业学生(尤其亚洲人)是极其强悍的。这时候如果你的低阶课数学课友是一个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你可以毫不犹豫去抱ta的大腿。
据我观察,生物专业不擅长数学的人会上life science系列的课满足数学requirement(别的医学强校应该也有这种课,就是专门设置给生物专业学生来满足数学要求的简单数学课),生物专业的全能手则会选择和理工科的人一起上纯数学来满足数学prerequisite(生物专业有不少想double statistics的会上纯数课,作为stats major的prerequisite)。
我和我舍友公认的事实就是生物专业的数学课友普遍比我们这些半吊子数学、统计、精算专业学生强。(当然如果你是大牛的话忽略这一条,这条主要给普通学生看的)
part 14
安全问题
聊美本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有命读大学没命回来”。
在UCLA这个情况很割裂:
一方是我这种不参加政治活动的人的岁月静好,另一方是参加protest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时被警察在教学楼顶上架狙击枪瞄准的危机四伏;一方是我每天晚上9点前定时回宿舍生活循规蹈矩的枯燥安逸,另一方是每天社团party社交不停的大麻酒精;一方是直升机盘桓上空到凌晨1点,另一方是宅在宿舍上网课和爸妈抱怨食堂饭不好吃,噪音太大睡不着。
我交往的人都和我差不多,只要四点一线(教学区à食堂à健身房à宿舍),基本没受到过安全威胁,哪怕偶尔参加社团团建也多的是办法拒绝过度饮酒或者毒品。
洛杉矶的homeless也比较温和,下雨天突然闯入图书馆确实会吓人一跳,但是只要你保持微笑并且在他向你展示画作的时候表达善意,就不会被过度纠缠。
总的来说,我觉得美国部分地区不像网络上描述的那么危险,毕竟我不是那种享受夜生活的人,9点前回到宿舍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束缚。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阿宅,安安稳稳度过4年不成问题。
*想“活着”很容易;想“好好活着”,比如我,也不难;但是想“活得精彩”就要看你怎么定义“精彩”了。
part 15
美本就读体验和建议
我之前的朋友问过我:
你每天在飞机轰鸣和救护车鸣笛里入睡,同龄人被枪指着脑袋,晚上不能出去撸串,你出国图什么啊?国内读大学多好。
我回消息的时候有点迷惑:
这不是很显然吗,美本就是图它教育啊,我出国是为学习去的又不只是体验生活。我给他们能描述这些风险和混乱的故事就说明我不参与这一切,作为那些精彩故事的旁观者,我只需要一边吃瓜一边老老实实接受教育就好。
每次听国内朋友说他们要背几本书的东西,背完就忘,我都很震撼。美本不需要学形式化的课程,完成了各领域学分要求就可以毕业,选择的余地很大。我大一选的几门生物相关的GE坚定了我未来走biostatistics这个方向。
*生物相关课程截图
我觉得我学习方面的建议没什么参考价值,因为我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孩子—一个吊车尾入学的人在学校里没有什么高质的社交活动可言。有含金量的社团进不去,随便进的社团每天就是吃吃喝喝不干“正事”,还要冒着被灌酒被上下其手的风险。
不过有几个高中很常用的网站大学依然很顶,比如quizlet,会有数学课本的答案合集,包含解析的那种(充会员后),比如youtube的各种印度哥包教包会(直接搜课程名称就有对应的课,这就是大公校理科的好处,需求大就会有人专门讲),再比如唯一真神chatgpt。
根据目前的经历我能给出的唯一适配所有人的建议是:
保持成绩的同时最好大一就开始卷实习/实验室。现在你暑假享受了生活,逃避了实习的早九晚六的痛苦,以后就业市场会把对应的遭遇成倍施加给你。
写在结尾
美本申请没有一个雷同的Profile,所有学生在准备申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但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共性:
每个申请的孩子在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不仅有着对困难不服输的暗暗较劲,更有直面挫折和孤独的决心和耐心,正是这三四年生长起来的能力,让他们能在之后更大的挫折中,也能逆风而行,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魄力。
更能在当被问及“出国的意义”时,能坚定地说出“因为我想,我所选择的本身,就是出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