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如果你对近年来的留学新闻有所关注的话,你一定对这张图还有很深的印象。
这是一份2015年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名单,如你所见,目光所及之处写满了中国学生的名字。
据资料统计显示,在231名毕业生中,近200人是中国学生。
一时之间,类似“中国学生承包了哥大统计系!”、“中国学生录取率这么高,太水了!”一般的言语涌入了网络,引起了人们的大肆讨论。
而让小德重新激起了对这一事件回忆的原因,则是在近期的学长/学姐分享讲座中,有同学提出了有关“10个月的项目真的可靠吗?”、“哥大SPS与JHU的金融项目到底含金量如何?”这样的提问。
那么今天,小德就将“短时长项目的含金量”与“哥大SPS、JHU金融到底水不水”这两点打包到了一起,用一篇文章来与大家探讨一番。
10个月的项目,含金量才没有水分!
有关“10个月的项目含金量如何”,我想没有人比该项目的“过来人”更了解了。
明德杜克MMS学姐就在之前的讲座分享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就读体验,我们一起用视频的方式回顾一下。
无独有偶,在之前杜克MQM学长的专题讲座中,答疑环节里也有同学问了相似的问题——“项目时间短的话含金量高吗”?
学长为我们提供了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第一是要看你选择项目的目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短平快地上完项目,迅速在美国开始求职经历的话,那这种短时长,大概10个月左右的项目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第二则是从杜克这个MQM项目本身来说,学长的个人收获还是很大的,虽然时间短,但是课程密度很大,该学的知识一点没少,课程设置也非常贴合工作需求。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开学季入读了罗切斯特BA项目(同样是一年学制)的明德学子,也从美国当地为我们发回了最真实的反馈——“太难了”、“有点跟不上”。
这是因为很多学制为一年的项目,其实是把两年的授课内容进行了压缩, 很多教授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快节奏的课程进度,但学识的总量是丝毫没有打折扣的。
哥大SPS=水项目?
明德导师给你解答!
接下来我们再从学校的角度来分析一番。
如果你是拿哥大的王牌——金工、金数来进行比对的话,那恐怕不只是哥大的SPS-应用分析项目,整个哥大也没有多少项目敢称上一句“不水”,但若是与其他同质类的项目对比,其实也完全称得上是名列前茅。
芝加哥大学的分析学之前也是开设在教育学院下的,可在今年网申时就已经转到了物理科学学院,要知道在物理科学学院下开设的可都是金数、统计这些非常量化的项目,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由这些大神教授们来为你授课的分析学项目,水平还可能会差么?
值得一提的是,哥大的SPS-应用分析也与芝大的分析学非常相像,它们以前的录取平均GPA只有3.0左右,但在2021年平均分就已经在3.5左右了,这基本就是一个要转院的“前兆”。
从今年来看,哥大的分析学要求则已经达到了3.7-3.8的GPA成绩,说不定过两年这个项目就要挪到正规学院下了,而至于曾被误解的“水”,想必到那时也就会自然烟消云散了吧。
就下结论的猜测,都是不负责!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哥大统计学硕士项目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共招收了1943名学生,排名全美所有统计学硕士项目之首,而排名第二的项目仅仅招收了576名学生。
不过哥大统计学院的教师队伍并不像学生数目这样庞大,这意味着该项目的师生比相对较低。
更何况,哥大的学费也并不便宜,因此哥大统计大量招揽国际学生的行为也被被不少网友视为了“圈钱”。
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我们不如再来看看另一组数据,哥大统计虽然每年都有2000+人在申请,但录取率只有10%左右,申请难度可想而知。
从就业来看,哥大官网也给出了统计学专业学生的行业和地域去向:去到金融和银行的达到了33%,58%留在了纽约。
而就读过的学生反馈也纷纷表示,该项目的学习压力并不小,课程设置非常合理,非常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且哥大统计系的文凭对于就业来说无论是留美还是回国都非常吃香。
说完了哥大统计,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因为“扩招”而饱受指责的学院,JHU的Carey商学院。
Carey商学院的前身为1909年成立的“教师课程学院”,该学院于1999年又被定名为“商业与教育研究学院(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 and Education)”。
直至2007年Carey商学院才正式独立而出,到现在也不过是10年多一点的历史,甚至连AACSB的商学院认证也才获得了不到5年的时间。
作为全美如此多的商学院大军中的一员,Carey商学院无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它实在是太年轻了。
于是为了最快速的赶上“老大哥们”的进度,在接下来的几年中,Carey商学院便开始了它的“扩招暴走”之路。
虽然这种扩招与国人录取比例的上涨,引发了很多“项目变水”的负面评价,但招的人多了,也意味着每一位毕业生的校友也增多了,这对于很重视人脉与人情关系的金融、商业领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因此在扩招的另一面,对应着的是由Carey商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庞大network,以及未来更多的内推机会。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点开Carey的官网,我们可以看到在雇主关系与招聘信息中,已经不乏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摩根士丹利等Big Name的名字。
因此,如果只是因为看到一所学院总是扩招,或招生量明显领先其他学校,就下断言此为“水项目”的话,未免显得有些武断。
真正的能力,还是要拿成绩与声誉来进行比较才算公平。
那么,在US News2022全美最佳综合大学排名中已经进军至TOP2的哥大,以及在疫情期间贡献巨大,综排稳居全美TOP10的JHU,它们纵使是仅依靠名校的底蕴、声望、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来支撑,也不至于让自己的项目“水”掉,不是么?
“水”与“不水”,
始终是一个相对概念
实际上,“水”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
对于GPA3.8+、GRE330+,实习科研样样出彩的大神选手来说,他们的目标是MIT的BA,是CMU的CS,于他们而言,申请CS“四大神校”以外的项目,是不是都有些“水”呢?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