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2年稳拿4枚西北大学offer!从T15圣路易斯华盛顿转进T10,难度有多高?

案例解析 本科新生 本科转学 夏校科研 学员分享

美国西北大学,常年在全美Top10行列中徘徊,也是每年很多中国学生的梦校选择。

 

但位居Top10也就意味着它的录取难度肯定不低。

 

2023Fall该校就共收到了52,225份本新申请,最终仅录取了3,656名学生,录取率约为7%

 

 

 

本新申请没拿到该校录取,近些年很多学生都想着抓住转学这条小赛道实现进入Top10的梦想。

 

今年我们不仅有1位本新学员收到了西北大学的录取还有2位学员就通过转学进入了该校。

 

这已经是我们连续2年稳拿4枚西北大学的转学战绩了!!!



今年转进西北大学的2位学生,分别是来自美本Top40院校的S同学以及全美第15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Z同学
 Z同学的录取反映了转学申请一大趋势,即越来越多本新录取本身还比较不错的学生都挤进了该赛道,导致未来的转学会越来越艰难。 这种难,不仅难在众多优秀学子参与竞争,无限拔高了转学录取门槛,还在于已经很优秀的学生他们自身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的空间有限,起点越高,选择越少
相比其他本科院校靠后的学生而言,他们必须还要更努力、有更充分的转学理由,才能说服前10大学的招生官。 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Z同学成功转入T10西北大学后,小藤就采访了她的规划导师。

 

01

西北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and就是DNA 

 

我去年的学员W同学录到了西北大学心理学专业,他来自美本Top70大学
今年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Z同学录到了西北大学社会学专业

 


2位同学高中在同一所学校,Z同学就是W同学推荐来找我做转学规划的,非常感谢这2位同学能如此信任我。 

每年录取出来后,大家都希望对比每个学生的背景条件,从而得出他们为什么会被录取的总结性结论。

 

但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因为学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这2个同学还是挺不一样的,这也是美国大学口中所说的生源多样化

 

每年规划时我会先找出每个学生身上各自的亮点/价值点,然后去放大,毕竟转学规划时间比本新短,需要快速找到学生最大优点,方便理清学术主线。

 

最近几年,我的学员年年都有西北大学的录取。

 

用几句话总结大学想要怎样的学生可能太过武断或片面,但我发现西北大学确实会喜欢有这2种特质的学生:

 

 首先,跨学科应用;

 

把不同的事情做结合,深度了解过西北大学的人,应该对这所学校的口号很熟悉:“AND就是我们的DNA”

 

这个点非常有趣,把AND倒过来读就是DNA,传达出学校很在意学生“专业A+专业B”的实力

 

  

 

今年我的学员Z同学和去年的W同学都体现了这一点:Z同学是社会学+商科,W同学是心理学+商科

 

我们导师日常在一起研究学校时,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西北大学喜欢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会用商科的方式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其次,要有学术深度。

 

每年,我都给我的学员强调,转学的时候不要再做很多花里胡哨的事情了,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现实,一定要在专业深度上有拿得出手的

 

我不会强制要求学生一定要有科研论文的发表等,但学生至少要有这样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一起聊的时候,Ta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深度去研究某件事情。

 

Z同学确实在这2方面都展现出了其个人魅力。

 

 

 

02

 一个喜欢计算机和商科的

非常规社科孩子

 

Z同学是一个非常规的社科孩子。在我规划选课时,她告诉我,自己对计算机和商科感兴趣

 

我当时听到,既意外又惊喜!

 

这样的孩子难得一见,因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想要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最好的工具就是商科。

 

而且在一众社科孩子中,她去学了CS和数学,申请就非常突出。

 

当然,她想学计算机和商科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是因为有功利性的目的,她确实做过相关的学术实践活动

她在11年级暑假的时候就参加了凯莉商学院和2个宾大沃顿商学院的夏校项目,在其中学习了商科理论知识以及参与了实践;

 

高中和大学期间她还有五段科研经历,包括高中参与的CTB;大学时与其他2位同学以合著者的身份发表了科研论文

 

她在大学期间又做了金融和经济相关的商科知识科普视频等。


PS不得不感叹下,这个孩子做过的活动数量多、类型也丰富,但在找出最贴合的学术主线阶段,害怕顾此失彼,往往不好下手。

 

转学时,活动是没有数量限制的,不同活动中的获奖或发表论文等经历,依据填写地方、title的不同是可以重复补充的。

 

当时我给Z同学梳理简历时,间距拉到最大,写了满满三大页,仅一个信息表就好几千字,实话说整个过程非常奔溃,没点耐心根本遭不住!

 


为了保护她学术兴趣的火苗,我鼓励她在选课的时候遵从本心,坚持“通才与专才”的培养理念。 

· 让她把写作和数学等选为必修课,来证明自己的文理兼修,也为自己专业夯实基础,因为社会学研究时会用到数学统计知识和报告撰写等。
· 在专业课上也要体现自己的深度,比如Z同学就选择了3门社会学专业课。 

· 抛开这些“传统”要求,又让她尽量多去选修,广泛涉猎
美国大学强调跨学科或者多学科学习,而且社会学在研究题材和研究方法上本身涉及的领域就广。


 其实,社科类的学生都可以按照以上这几个原则来规划自己的选课内容,这样能证明自己可以快速融入大学生活 转学时,我们经常会谈到“融入校园”,融入并不是广交朋友,拓展人脉圈,而是看学生不管学术合作,还是课外生活等中,有没有利用好学校当下的资源 Z同学在融入学校这方面就做了很多。
除了合理选课,大学期间,她加入了大学的网球社和舞蹈社这类文艺与体育社团;
我还让她去了解学校教授的研究方向并主动跟他们保持联系,最后还真与一个社会学教授做了研究,很好的兼顾好了学术和非学术活动

03

社会学专业

在挑选什么样的学生?

 

我个人认为Z同学就是社会学挑选人才的标本。

 

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在这样一个强交流的环境中,沟通能力很重要。

 

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倾听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现实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嘈杂,在自媒体时代,倾听成为了一种格外高贵的品质。

 

尤其是面对弱势群体时,需要的不是滔滔不绝给出想当然、自认为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散发自己的光芒。

 

 

 

而是要把聚光灯放在弱势群体身上,把话筒交给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去了解、听他们说话就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善于倾听本质上就是共情能力的考验

 

Z同学在大学期间做过一档名叫《华大有约》的人物采访节目,她在里面担当主持人。

 

这种活动需要很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接得住话,还要问得出好问题。

 

我看过她主持节目的音视频内容,这个孩子确实共情能力很强,关注点也很细致,对于别人一带而过的问题她都能从中挖掘出更精彩的内容。

 

Z同学在这档节目中,不仅展现了社交实力,也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听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她对想要申请的社会学专业的热情

 

社会学研究领域广泛,在接触社会学问题时,比如科研论文中,Z同学就围绕的是女性流动商贩这个小众人群,在课外活动她还关注到了越南新娘等群体。

 

女性话题在近些年广受关注,Z同学也想帮助更多弱势的女性群体

 

不过,在转学规划的过程中,她对于弱势群体也有自己独特的反思:当我们说女性为弱势群体时,女性到底是不是处于弱势地位?

 

 

 

她的文书主题就是从这个话题谈起:

 

从迪士尼动画到现实社会,女性似乎永远都是被拯救者,不管在家庭地位社会福利,还是职场上,都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Z同学在学校参与女生公主裙捐衣志愿者活动时却发现,女性并不是永远都处于弱势状态。

 

在捐衣这个活动中,女生很擅长服装搭配,男生就没有参加的机会,此时男生就成了不被接纳和认可的群体。

 

 

 

谈到性别话题,就很容易陷入性别对立的怪圈中,现在这种风气也很严重。

 

作为社会学专业学生,Z同学就呼吁大家去真正关注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以性别来区分谁是弱势群体

 

Z同学的主文书素材前后更换了多次才敲定,最后成型的内容切入角度很新奇、小众,但也树立了该专业人才需要秉持的价值观

 

其实主文书就是越细越好,足够明确就说明学生研究足够深入,话题太宽泛反而显得假大空。

 

Z同学的这篇主文书就以小见大,清晰展现了她个人成长感悟以及对专业领域问题的深刻认知

 

 

 

当然这个孩子最幸运的一点是,西北大学没有要求写Why transfer文书,只有Why school。
所以,在这篇转学文书中,我就让她只强调学校如何满足了自己的学术要求,不用表述现在学校的不足之处,毕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