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死活考不出托福GRE,“三维缺两维”照样进杜克、UCLA、康奈尔DS!

案例解析 商科 理工科 文社科 学员分享

提到中外合办背景的同学申研,不少人认为他们存在很多“天然优势”,比如语言流利度、英语思维习惯以及国际化视野等。

那么这类背景同学,真的会更容易受到招生官青睐吗?

来自中外合办项目的学子D同学,在2024fall靠着无托福、无GRE,GPA3.8+的背景,斩获了康奈尔、哥大、杜克Offer

难道真的是因为D同学具备了上述所谓的“天然优势”吗?或者,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申请策略和成功秘诀?

姓名:D同学

标化:GPA3.8+

本科院校:中外合办

杜克大学-工程管理

康奈尔-运筹学与信息工程+数据科学

UCLA-数据科学



01

目标感方向性强

保持高分GPA

从教师的角度观察,他们接触的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目标感、方向性都十分强烈。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少案例中,这类学生很多都是被T10的顶级院校录取。

D同学也是如此!!

一开始,学生的目标就锁定在排名前列的学校,靠后的学校绝对不在其考虑范围内。

在这样的导向下,保证GPA不拉跨是基本操作。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习中,D同学始终重视日常的课程学业,学习能力十分强,保持在GPA3.8+的水平。

总体而言,GPA3.8是申顶校的一条基准线,像哈耶普斯麻更是要尽量保持在3.9+的水平。

如果很早就有申研想法,在大一就需重视GPA的提高,“上了大学就自由了”“60分万岁”的想法是大忌。


 

02

语言标化不占优势

老师助力择校择项目

作为中外合办的学生,D同学国内外学习中高GPA的保持,有力的证明了个人的学习能力;

然而,却在语言考试和GRE成绩上遭遇了挫折...

这两项成绩往往是申请海外顶尖院校时不可或缺的硬性指标;即使有些学校提供语言成绩豁免政策,但也会规定学习年限,比如:

哥大规定在美国接受教育超过两年的申请人,可以免除托福成绩;而CMU的DS项目,明确写道只要母语不是英语,就需要提交语言成绩...

这让D同学感到十分彷徨,“没书读”的着急情绪涌上心头。

幸运的是,老师专业深耕美研项目,清晰了解各个学校和项目要求,根据D同学的需求和专业方向,很快列出了可申的学校和项目清单。

顺利帮助学生化解了难题,不过,小德还是想提醒大家两点:

一是要把主动权牢牢握住自己手上

手上拥有众多资源然后筛选,以及只有这些资源是两个概念!

好的硬件,能够让我们最大可能地拥有最大范围的选择权限。

二是盲投不可取

择校择项目贵精不贵多,贵质不贵量,盲投太多与自身不匹配的院校和项目,只会耗费精力和时间。

希望各位学子能以D同学为借鉴,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可选范围给“人为缩小”了。

一方面,GPA一定要注意保持和提高。

另一方面,建议大家能尽早考出语言标化成绩,就一定要趁早。

一般来说托福有效期2年,GRE有效期5年,大家可以先着手准备GRE,用大概3个月的时间短期冲刺,快速上岸,之后再准备托福,分解目标,准备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03

科研实习“双管齐下”

有效提高竞争力

D同学所瞄准的数据科学是一个高度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它特别重视申请者的工作经验和深度的实习经历。

尤其是对于那些志在申请顶尖学校的申请者来说,拥有一流公司的实习经验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丰富个人简历,更是对其能力和经验的一种权威认可。

鉴于此,老师们非常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指导D同学的过程中,着重强化了学生在实习和科研方面的经历——

由于D同学的课程负担较重,难以抽出大量时间搜集相关信息。

因此,申请老师承担起了前期信息整理的任务,为D同学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和初步筛选的结果,使D同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针对性地匹配最适合自己的实践!

最终,学生参与了3段专注于数据分析(DA)和数据科学(DS)等量化领域的高质量实习机会;

以及4个专注于DS和DA方向的项目,深入锻炼了自身的数据分析、Coding等能力。

经过老师帮助规划的这几段实习科研后,D同学不仅在实践能力上有了提升,也在文书上有了东西可以串联,可以有力弥补语言和GRE的不足!


 

04

文书写作有层次

区分好SOP和PS

在文书撰写环节,老师并不是把D同学的经历简单罗列或过度修饰,而是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串联,展现了D同学在DS、DA领域内探索的深度、广度;

学生对项目的兴趣,以及在该领域所具备的发展潜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康奈尔的文书撰写过程!

D同学申请的是康奈尔的ORIE+DS方向,要求提交SOP和PS,很多同学容易将两者混淆。

但其实,SOP侧重“目的”:招生官想要了解申请人选择学校和项目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驱动申请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PS则是侧重“Personal”,更关注申请人的个人经历,所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如何激发研究兴趣,解决矛盾冲突;从而维度地了解申请人,这部分同学们需要最大限度展示自己。

明确了这二者的区别之后,老师与D同学组织了多次头脑风暴。

在会议中,老师引导D同学回忆并分享了许多具体事例。如,

“在实习期间,学生曾遇到了数据缺失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D同学冷静思考,通过自学填补数据的技术,并结合领域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填充,最终使得分析报告得到了的认可。”

老师将这些具体的事例巧妙地融入到D同学的SOP和PS中,既突出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又展示了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与独特品质。

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呈现方式,使得招生官能够全面了解D同学的学术能力和个人特质,增强了申请材料的说服力。

最终帮助D同学脱颖而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offer!

关于D同学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啦,看完之后可以发现,中外合办背景同学固然有其优势,但并不是能否被录取的核心点。

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申请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基本面、优劣势都不尽相同,在申请中能否“乘优势而上”,规避不利因素,契合学校和项目的需求才是关键。

只要抓住关键点,无论是什么背景学生,我们上岸的概率才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