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近万人评出「2025学生&家长美国十大梦校」!布朗、康奈尔拼不过UMich、纽大?!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择校这件事,比起说是个人化的决定,小藤认为这更多是一个家庭的共同决定。

 

家长和孩子们的角色不一样,考虑的择校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比如:

 

家长们可能会更考量经济保障、教育投资回报率,孩子们会更在意校园氛围、兴趣发展空间等。

 

总的来说,择校是一个家庭价值观整合的过程。

 

近期,《普林斯顿评论》发布了2025年美国家长和学生心中十大梦校」榜单。

 

 

 

该榜单通过对全美50个州的数千名大学申请者和家长进行调查,根据7023名学生和2294名家长反馈得出的,样本量足够大,具有一定代表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们的选择既有重合也有差异,今天小藤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不同代际价值观有什么区别?

 

不同代际选择,反映了什么样的择校策略?

 

对我们接下来的择校又有什么启示意义呢?

01

哈耶普斯麻霸屏5,

60%学校是综排Top10!

 

 

 

学生和家长的梦校重合度十分高,8所学校均在榜上,分别是:

 

MIT、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耶鲁、哥大、纽大、UMich

 

说明这些学校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有较高的认可度,80%学校的排名顺序不同:

 

· MIT在学生榜单排第1,家长榜单排第2;

· 哈佛在学生榜单排第2,家长榜单排第4;

· 普林斯顿在学生榜单排第4,家长榜单排第1;

· 哥大在学生榜单排第6,家长榜单排第7;

· 纽大在学生榜单排第7,家长榜单排第9;

· UMich在学生榜单排第8,家长榜单排名第6。

 

另外,各自榜单还有两所没有重合的学校,分别是:

 

学生十大梦校表中有宾大(#9)和UCLA(#10),家长十大梦校表中有杜克(#8)和UT-Austin(#10)。

 

有两所学校排名一致,分别是斯坦福均位列第3,耶鲁均位列第5。

 

两份榜单中,上榜的10所学校均位于综排Top30,其中综排Top10占比高达60%,榜单前5均由综排Top5的哈耶普斯麻霸屏。

 

虽然学生和家长心仪学校非常相像,但两者之间既有共通点,也存在差异。

 

小藤观察上榜学校情况,认为可以从学校实力、地理位置、薪酬发展及投资回报率、校园氛围及校园安全这四大方面做进一步分析。

02

家长和学生关心的

6个择校问题!

 

《普林斯顿评论》给出了调查问卷内容及答复情况,大家可以看看除了上述因素外,在择校中家长和同学们还会考虑什么问题。

 

Q1.是否计划参加SAT或ACT考试,主要原因是什么?


47% 的人认为标化能在申请中脱颖而出;

33% 的人认为标化有助于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评定;

20% 的人是因为可能学校要求而参加标化考试。

 

标化在申请中还是非常重要的,即便目前标化选交是主流,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Q2:认为在申请中最困难的部分是?

 

 

35% 的人认为完成入学和经济援助申请是最困难的;

 

32% 的人认为参加SAT、ACT或AP考试最具挑战性;

 

17% 的人认为研究大学并决定申请哪些学校比较难;

 

16%的人则认为选择就读哪所大学是个难题

 

排名第1的是和经济因素相关,此外还有另外一道问题也是和经济资助相关。

 

Q3:认为经济资助有必要吗?

 

 

 

48%的人认为经济资助极其必要;

 

29%的人认为非常必要;

 

18% 的人认为有一定必要;

 

只有 5% 的人认为必要性极低。

 

总体上,9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经济资助 。

 

可见教育成本是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关注的。

 

Q4:在大学申请过程中你的压力水平如何?

 

 

44% 的人认为压力大;

 

29%的人觉得压力非常大;

 

25% 的人认为压力处于平均水平;

 

仅有 2% 的人表示压力小

 

2003年选择“非常高”或“高”的学生家长比例只占56%,20年后却达到了73%

 

所以申请压力大是常态,各位家长和同学也不要过于内耗,用尽全力准备,但心态尽量放平。

 

Q5:大学选校优先考虑的因素?

 

 

47% 的人希望选择整体上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32% 的人倾向于选择在自己(或孩子)职业兴趣方面有最佳课程项目的大学;

 

11% 的人优先考虑学费最能负担得起的大学;

 

10% 的人看重学术声誉最佳的大学

 

虽然经济、排名等因素很重要,但到了真正做决定的时候,与学校的匹配度仍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Q6:大学学位的主要益处

 

 

46%的人认为大学学位的主要益处是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

 

29% 的人认为是接触新思想;

 

25% 的人则认为是接受教育本身 。

 

这道题连续13年来最高票答案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再次验证了我们前面对关注薪酬发展以及投资回报率的分析。

 

03

学生和家长们的意见:

早做准备!

 

在询问对下一年的申请者和家长有何建议时,受访者在 2025年的调查(以及过去的全部22次调查)中,学生和家长最常给出的建议都是 “早做准备”。

 

 

 

具体而言——

 

#学生们的意见是:

 

“多倾听我们的想法。”

 

“塑造我们的不是大学,而是我们如何利用所接受的教育。”

 

“要明白,对于一些很难考上的学校,录取几乎就像抽签一样的概率,所以不要太往心里去!”